我的床头有一本日记,这本日记记载我在成都航校的日子里的点滴,有快乐,没悲伤,有遗憾;有友情,有师恩,有的太多,每每有空之时,我再次翻阅,依然让我沉浸在无限的思念里,转眼已经21年。
1994年9月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和父母从广元老家,长途跋涉来到成都火车站,有高年级的同学已经在那里迎接我们,坐上迎接新生专车,心里无比的骄傲,如果没有他们的接引,可能我和父母还会辛苦寻找。一进航校校门,迎面两个校友挂着红飘带,热情接待我,帮我办理手续,并引我去宿舍,帮助我们安置。随后,我看到了,这辈子最难以忘怀的几个兄弟,张武兵,陈小鞅,王付东,张顺华,我们404寝室的全部干将,我们在这里一起度过了4个春秋。第二天,父母安顿好我以后,启程离开。第一次离家这么远,第一次住校,在父母离开的那一霎那,我哭了,现在想起那一幕,依然激动,从这天开始,我开始真的长大了。
新生入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军训。在军训期间,我们站队姿,走正步,居然一向不爱好体育的我还得到教官的表扬。在军训结束的时候,94级联欢,我在晚会上表演了小品《举重》,自编自导的,小品表演是我的强项,从小学开始就爱好表演了,小品表现一个胖子举重的憨态和出丑,结果小品表演完了,我就成了我们年级大家嘴里的“胖子”了,直到毕业的时候,最多在前面加个“小”字。哈哈……
学校的生活对于我而言,很多都是第一次,第一次打水,第一次打饭,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无数的第一次,我居然都做到了,简直我开始佩服自己,当然因为有同学室友的陪伴,第一次也就这么简单的做到了。很难想象,在老家的时候,我是大门不出的宅男,坚持学校和家的单线重复循环的乖乖仔。也因为如此,让我后面南下深圳工作,奠定了一些基础。
曹老师是我们94147班的班主任,曹老师和蔼可亲,每次班会的时候都教育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勤奋,敬业等。在同学们的支持,班长王付东的提名下,我做了两年班干部,一个是文娱委员,一个是生活委员。在这两年的时间里,让我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特别是有一件事情对我非常难忘,还记得那是三年级的上半期,我当生活委员,掌管班级的班费,金额不多,但对于当时的我而言,也是比较大的一笔钱,在上体育课的时候,我把钱放在了我的课桌里,并加了锁,体育课下来,回到教室,发现我的课桌被撬开了,里面的班费都不见了,我一看慌了神,在确定丢失之后,马上找到曹老师汇报了这个事情,记忆中我口齿不清,异常紧张,曹老师知道后,马上和我确认了现场,并仔细的盘查,再进一步确定了班费丢失之后,向专科报案。经过学校的调查,后面追回了班费,并批评了一时糊涂的同学某某,我在这个过程中,深深体会到,遇事一定要沉着冷静。一定要条理清楚。这对后面参加工作,帮助很大,当然更不能巧取不义之财,一定要坦荡做人。
四年里面,我们学习了很多的专业知识,自己动手做了一个象征铁榔头,画了一份合格的机械制图,完成了一份机械自动化的设计(自动门的案子),这些点滴在学校的时候看来没有太显眼,但是参加工作之后,才发现,真的多亏这些基础知识,多亏老师的教育引导,我们才能在今后企业的工作中,挑起大梁,在行业里面出类拔萃。感谢老师,感谢航校,感谢我的兄弟姐妹们,你们给了我四年难忘的回忆,给了我四年人生重要的旅程,感谢学校帮我们提供台资厂的平台,这让我们比同学历的其他学校的学生更快适应社会,同学张武兵一直和我在一起,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互相帮助,一起度过打工低谷,一起在深圳安家,记得参加工作后,第一次收到班长王付东寄送的名信片,我依然保存完好,因为它是我航校的情结。
有来就有离开,当我们毕业的时候,我们大家都哭了,留了言,互赠了毕业的纪念礼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刚毕业又回到学校,住在老乡宿舍,一起坐火车南下的时候,这时候看到的学校突然空洞起来,平时热闹的宿舍生活,变得孤独寂寞,时间凝固了,夜晚变得更难熬。我才明白,因为有同学在,因为有老师在,因为有学校的井然有序的学习生活,我的四年生活才过得这么充实,反之没有了这些,什么都失去了意义,当我踏上南下火车的时候,也是因为同学,才给了我闯荡深圳的决心和勇气,才有在今天回忆当初岁月的无限感慨。
总之,想说的东西太多太多,无数的语言难以表达我对学校、老师、同学的感恩,在工作这么多年以后,只要听到成都航校四个字,就非常的关注,对学弟们也更亲切。因为我们都是航校人。在此祝福227平台皇冠建校50周年的生日快乐,祈祷母校成为百年名校而自豪。
机械工程系94147班 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