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党员发展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一、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方针是“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
(一) 坚持标准
发展党员必须严格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决不能另立标准。不能把“完成任务能听话,不出难题能守法”的好公民作为入党标准;不能为改善党员队伍结构,片面地把文化、年龄、职业也当入党条件;不能光看业务能力,忽视政治素质。党员标准包含了三层意思:
1、党员资格是申请入党的前提条件。即党章第一条规定的:“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之和其他革命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些规定对党员的自然条件和思想、政治、组织条件提出了起码的要求。只有符合这些条件,才能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2、党员标准的定义是发展党员的基本条件。即党章中规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三条标准是从理论高度对党员的定义。只有符合这三条标准,才能被发展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3、党员义务是合格党员的具体标准。即党章第三条规定的八条义务。
(二) 保证质量
无产阶级政党的力量和作用,主要地不是取决于党员的数量,而是取决于党员的质量,取决于他们执行党的路线的坚定性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在发展党员工作中,一定要把保证党员的质量放在首位,严格按照党员条件接受党员,既要反对只讲改善结构不讲慎重发展,又要反对片面强调慎重搞关门主义,从而确保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
(三) 改善结构
发展党员必须有利于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主要指以下三个方面,即有利于改善年龄结构,以保证党员队伍形成梯队结构,使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要有利于改善文化结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以便更好地发挥党员的作用;要有利于改善分布结构,以拓宽党的影响面,使党组织战斗力能够更好地发挥。
(四) 慎重发展
慎重发展党员,是对党的事业负责,也是对发展对象负责,为此对每个入党积极分子都必须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和考察。慎重发展党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要严格考察和审查。(2)严格履行入党手续。
二、 党员发展工作的原则
(一)坚持党性原则
发展党员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反对派性。既不允许用任何方式把不符合党员标准的人拉入党内,也不能把符合党员标准的人拒之于党的大门之外。
(二) 坚持重在政治表现的原则
政治表现通常体现为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等。作为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应当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只有坚持以重在政治表现的原则考察和培养积极分子,才能正确贯彻发展党员的方针,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
(三) 坚持入党自愿的原则
坚持入党自愿的原则是发展党员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作为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所以发展党员必须坚持入党自愿的原则,否则就不可能用党员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甚至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损害党的形象。
第二部分 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
一、 党员发展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表
(见《计算机工程系学生党支部工作时间安排表》)
二、具体实施细则
(一)团支部择优推荐入党对象
团支部推荐入党对象即“团员推优”过程,是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条件。作好推优工作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严格”推优”标准;二是要规范”推优”程序。(详细要求请见院团委印发的《推荐优秀团员的实施办法》)
(二)党支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方法是:党总支召开党员大会,在考核中的自律社成员内进行讨论分析。注意,已被“推优”的团员不一定就是入党积极分子。
入党积极分子的条件是:承认党纲党章,信仰共产主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党有明确的认识,对党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积极要求入党;工作积极,表现突出,作风正派,团结同志,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威信。
凡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党支部应在二推表(即《团组织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审核表》)中“党支部意见栏”内填写支部意见,即“根据团支部的推荐及***的表现,经党支部讨论,同意将该同志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
(三)积极分子主动上党课进行学习:
所有有入党愿望的同学都要积极主动地参加系党校的学习和考试,党校合格证的取得时入党的必要条件。
(四)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
1、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我系以自律社考察结果为准。考察的基本方法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考察;在完成某项任务中考察;在参加某项活动中考察;在关键时刻和大是大非面前考察。
2、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管理工作,主要是三项内容:一是定期了解、掌握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进行调整,把新涌现出来的入党积极分子吸收进来,把不具备条件的人及时调整出去;二是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档案(入党联系人建立),内容包括入党申请书时间、思想汇报篇数篇数与质量、考察材料及本人向党组织交待、说明问题的材料;三是建立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档案,内容包括党课结业证、寝室卫生情况、参加志愿活动、上交思想汇报篇数、操行情况、学习成绩情况、推优次数等。
(五)确定发展对象并对其进行政治审查
1、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教育后,在听取党小组、培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党总支党员大会讨论同意,可列为发展对象。
2、发展对象确定后要对其进行政治审查。政治审查的主要内容是:(1)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2)本人的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3)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
3、政治审查的基本方法是:(1)同本人谈话;(2)本人写自转;(3)必要的函调;(4)找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
4、政治审查的结果要形成综合性的政审材料——“支部综合审查报告”。 “支部综合审查报告”由党支部负责填写,(填写要求见第三部分)。
(六)学院党委预审组进行预审
1、系党总支召开预审会议之前首先由专人对发展对象的有关材料进行初审。初审材料包括:支部综合审查报告、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团员推优记录、团员推优表、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党课结业证。
2、有关党支部的支部委员出席预审会,就发展对象的综合审查情况向预审组作详细汇报。要求支部委员必须了解发展对象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
(七)本人填写《入党志愿书》
(填写要求见第三部分)
(八)党支部召开接收预备党员的党员大会(议程)
1、确定支部党员大会参加人员、列席人员和时间、地点,发出会议通知。
2、会场应悬挂党旗。
3、对到会人数的要求。(1)申请人及其入党介绍人必须参加支部党员大会;(2)支部所有党员都应参加;(3)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数必须超过本支部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总数的半数。
4、大会主要议程:
(1)主持人(一般由支部书记担任)宣布开会,报告应到会和实到会人数;
(2)由被发展人宣读《入党志愿书》;
(3)入党介绍人宣读意见;
(4)宣读党支部综合审查意见;
(5)进行党员评议,评议中要事实求是,肯定成绩,指出缺点和不足;
(6)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并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赞成人员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数的半数(含因故不能到会的党员以书面形式提出的赞成意见),方可通过;
(7)宣读支部大会接收申请人为预备党员的决议(草案);
(8)被发展人谈自己对大家所提意见的看法及今后的决心;
(9)如有入党积极分子列席会议,可选代表谈谈感想;
注意事项:(1)讨论接收预备党员大会,在表决前和表决时,任何人不得以暗示、串联等方式授意他人同意或不同意;(2)入党介绍人不得投弃权票;(3)表决要逐个讨论和表决。(《入党志愿书》填写要求见第三部分)
(九)系党总支审批,报院党委组织部备案
系党总支在审批前要指派专人与发展对象谈话,进一步了解其入党动机、对党的认识及有关情况。
(十)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
1、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时间从支部党员大会通过之日算起。
2、 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预备党员与正式党员不同的是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因此,预备党员不能担任由选举产生的党内各种职务。在一般情况下,也不能担任党小组长或党委各部门负责人,也不能被评为优秀党员。
3、 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主要包括:(1)组织预备党员参加入党宣誓,(宣誓仪式由系党员先锋队负责组织);(2)教育内容主要是党的基本知识、党员标准、党的优良传统以及正确对待预备期等方面,着力帮助预备党员解决思想上入党问题;(3)考察的主要方面有预备党员的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共产主义信念;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增强党的观念,遵守党的纪律的情况;履行党员义务,实践党员标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情况;衡量其是否真正符合党员标准。考察结果作为预备党员能否按期转正的依据;(4)考察方式主要有:听取预备党员的汇报、个别谈心、严格组织生活、定期讲评、分配一定的工作。
4、 对预备党员日常的教育考察由党小组和培养人负责。其主要职责是:帮助预备党员克服自身存在的不符合党员标准的问题;向预备党员讲解党的基础知识;及时了解预备党员各个方面的表现;定期向党小组和党支部汇报预备党员的情况。党支部要建立预备党员教育考察制度,每半年讨论分析一次预备党员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同本人谈话,同时认真填写《预备党员培养考察表》中“党支部考察意见”。
5、《预备党员培养考察表》的填写要求。
(见第三部分)
(十)预备党员的转正
1、必须及时讨论、审批。预备党员能否按期转正,关系到预备党员能否及时完全行使党员权利问题。因此,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党支部应及时讨论他们的转正问题,不能无故拖延。对于预备期满已具备正式党员条件的预备党员,由于组织上的原因未能按期讨论和审批其转正问题的,应作按期转正处理。
2、 必须按照党员标准全面衡量。党组织对预备党员能否按期转正,应该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具体分析,全面衡量。预备期满符合党员标准的,按期转为正式党员;不完全符合党员标准需要进一步教育考察的,可延长一次预备期(不能少于半年,不能超过一年);不符合党员标准的,应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延长预备期的时间从原预备期满之日算起,取消预备党员资格从上级党委批准之日算起。
3、必须按规定的手续和程序办理。
4、本人提出书面申请。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应主动及时地向党组织提出转为正式党员的书面申请(《预备党员考察表最后一页》)。书面申请的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在预备期满前和适当的时候交给党支部。如果本人没有提出转正申请,党组织要进行启发教育,讲明道理,但不能强迫其申请转正。经教育后本人提出不愿转正或无故超过一年仍不申请转正的,应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5、党支部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对预备期满的预备党员能否转正的意见,并把这些意见作为衡量预备党员能否转正的重要依据。
6、支部委员会要根据预备党员的申请报告和党内外群众的意见,以及在预备期间对预备党员教育考察的情况,对照党员标准,提出预备党员能否转为正式党员的意见,报学院党委进行预审。
7、预审通过后,提交支部党员大会进行充分讨论并集体表决作出决议。
8、党总支将支部决议填入预备党员《入党志愿书》的有关栏目,经党总支书记签名盖章后,报上级党委审批。
注意: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必须出席讨论本人转正的党员会,培养联系人也应到会。
第三部分 有关表格的填写要求
一、填写《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
《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是党组织对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过程的记录,其内容必须是真实的,而且是动态的。因此要求:
1、《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必须由培养人负责保管和填写。在充分与培养对象接触交流的基础上作到每季度记录一次。根据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时间不少于一年的原则,记录次数应不少于2次。
2、 每次记录的内容要真实的反映出培养对象在考察期内的实际情况,如对重大政治事件的态度、对党的认识方面的进步情况、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情况、业务学习情况、改正不足方面的情况,等等。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求突出特点,即不同阶段不同情况;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指出不足。
3、 所写内容要求字迹工整,并在表中的“培养人:”后面签字,及注明记录日期。
4、 党支部应在听取培养人汇报的基础上,结合从其他方面了解到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在“支部意见”栏内填写意见,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表明是否继续培养以及可否作为发展对象提交党员大会讨论;要求支部书记签字。
另外,《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中的第1页应由积极分子本人填写,所有表格不能空项;
封面的“填表时间”应为党支部确定其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时间。
二、填写《支部综合考察报告》
1、《支部综合考察报告》是党支部对发展对象进行综合考察的结果,是向院党委预审组汇报的根据。因此,必须由党支部填写,并且由支部委员负责向班主任、党员联系老师等征求意见。
2、“支部综合考察结果”一栏中要写明以下几方面:
(1)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
(2)对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的认识;
(3)入党动机;
(4)学习、工作情况;
(5)群众基础;
(6)目前存在的主要不足;
(7)本人及亲属、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历史情况;
最后注明:经考察,支部认为***同志已基本具备中共预备党员的条件,拟吸收其为中共预备党员,报请院党委预审。
三、填写《入党志愿书》
《入党志愿书》分为申请人、介绍人、党支部及各级党委等四个部分。它是证明党员身份的关键依据,要存入本人档案,因此填写过程必须严肃、认真、忠实。
1、 申请人填写部分:(封面、1—页)
(1)“入党志愿”栏中,要根据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思想变化过程,着重写本人对党的认识、为什么要入党、以及自己的决心。不要脱离个人思想实际通篇照抄党章;
(2)“何时何地参加过何种民主党派或进步团体,任何职务”项中填写本人加入共青团组织的时间、地点;
(3)“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两项中,一定要写明与本人的关系、姓名、职业、政治面目;
(4)表中所有项目不能为“空”,如没有应填“无”。
(5)本人签字处要按手印;所填内容中如有改动,也须在更改处按上手印。
以上内容由入党介绍人向本人解释清楚。
2、 介绍人填写部分:
(1)“现任职务”栏不能为“空”,如无职务请写“无”;
(2)“介绍人意见”中应包括:申请人的政治思想情况、入党动机、各方面表现、介绍人对申请人的希望;最后,介绍人表态:鉴于某某同志已基本符合党员条件,本人愿意介绍其加入中国共产党。
3、党支部填写部分:
A、发展入党的支部决议的填写内容:
(1) 申请人的入党动机;
(2) 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以及本人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
(3) 本人在学习、工作中的表现;
(4) 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希望;
(5) 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及申请人的政治历史情况;
(6) 经支部大会讨论,同意吸收***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
(7)本支部共有正式党员**名,应到会**名,实到会**名,(**人留下同意意见),一致通过。
B、是否同意按期转正的支部决议
(1) 围绕预备期考察的主要方面,填写对预备党员的考察情况,结果是符合党员标准;
(2) 经支部大会讨论,同意***同志按期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3) 本支部共有正式党员**名,应到会**名,实到会**名,(**人留下同意意见),一致通过。
注:如不能按期转正,则需要写明原因及延长预备期的时间。
四、填写《预备党员培养考察表》(以下简称《考察表》)
1、《考察表》共需填写4次:前3次由预备党员本人填写,每季度1次,主要反映在不同的阶段本人学习、思想及改正缺点的情况。在考察期到半年时,预备党员本人要主动将《考察表》上交党支部,以便党支部进行讨论分析;第4次是向党组织提出按期转正的申请,申请中要将一年的学习、思想等情况较详细的向党组织汇报,并将《考察表》主动交给党支部。
2、《考察表》中的“党支部考察意见”栏,要求对考察对象的表现做一严谨、真实的鉴定,并由支部书记签字。凡预备党员在考察半年(或接近半年)后毕业离校(学院)的,支部的考察意见应加盖院党委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