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报国,追求卓越

2022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立项结果公示

根据《关于开展2022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通【202232号)工作安排,学校组织开展了2022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立项评审工作。经校内评审专家评审、行政评议,确定以下105个项目准予立项。现进行校园网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广大教职工如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实名向教务处书面或电话反映,联系电话:028-88459458,联系人:张雪燕。立项通过名单如下表:

序号

单位/部门

课题名称

课题主持人

课题组成员

立项时间

1

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

任务驱动、两坚持一结合的课堂思政实施方法和路径研究

李军

岳太文、孙建丽、李冬、张霖

202211

2

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

学分银行与“1+X”证书制度关联耦合下的课程设计改革策略研究-以“增材制造技术”课程为例

门正兴

于蓓莉、罗影、白晶斐、董洁、岳太文、刘鑫、王莲莲

202211

3

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

“互联网+”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热压罐成型工艺》课程为例

吴悦梅

易磊隽、付成龙、郭少磊(成飞)、唐金剑(成飞)、邹在平、李璋琪、曾丹

202211

4

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

基于“赛教融合”的3D打印实训课程项目化改革研究

白晶斐

唐越、刘志学、岳太文、陈诚、李斌

202211

5

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复合材料装配技术课程多元混合教学模式改革

李斌

黄频波、付成龙、周宝、
 
周瑜、郝炜

202211

6

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

基于沉浸式虚拟仿真技术三位一体的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周宝

周瑜、郝炜、李斌、郭少炜、蔡学权

202211

7

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分子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王新玲

邹在平、王莲莲

202211

8

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

CFD模拟仿真在航空发动机原理与结构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陈阳

张群杰、吴宝勤

202211

9

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

基于项目牵引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以227平台皇冠运动控制平台装调为例

蔡江

周树强、凌敏、顾菘

202211

10

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

虚拟仿真技术在机电设备实践操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郭庆丰

刘淅、王皑军、周树强

202211

11

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

基于数控技术专业创新创业项目研究

刘智昂

刘志学、王海龙、高曦

202211

12

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

基于“云课堂”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研究

高曦

刘志学、王海龙、刘智昂、陈锡辉

202211

13

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

虚拟仿真技术在《电机控制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杜学梁

周丽霞、顾崧、蒋希赟

202211

14

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

虚拟仿真技术在飞机构造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郭少炜

周宝、周瑜、郝炜、李斌、王毓明

202211

15

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

航空发动机维护技术项目式双语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

张群杰

刘俊男、陈阳

202211

16

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

基于数字模型的课程设计在航空发动机控制课程中的实践路径研究

胡晓辰

黄爱华,刘俊男

202211

17

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

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长学制课程体系研究-以航空发动机装配与调试技术专业为例

徐迟

张群杰、胡晓辰、马江涛、吴宝勤

202211

18

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

“成渝双城经济圈”背景下政企校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航空发动机装配调试技术专业为例

杜莹莹

张群杰、黄爱华、卢静(外单位)

202211

19

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五位一体”模式下劳动教育实践体系构建与实践

蔡霞

王梦嘉、范豫鲁、谢利军、刘俊丰、白凤光、王阳合

202211

20

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基于团学干部素质
 
培养第二课堂设计与实施路径研究

杨帆

刘洋浩、张建强、殷露榕、陈媛琦

202211

21

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

航空专业背景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以飞行器制造技术专业群为例

刘洋浩

杨帆、殷露榕、陈媛琦、张建强

202211

22

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

“双高”建设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

王梦嘉

蔡霞、王阳合、白凤光、范豫鲁、谢利军、刘俊丰、杨帆、刘洋浩

202211

23

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

虚拟仿真技术在电气与PLC控制技术教学中的研究

龚勤慧

李杰臣、申爱民、谢冬(外单位)

202211

24

信息工程学院

产教融合推进实践教学的研究和应用—以电子测量与仪器实训为例

刘惠英

黄燕、王雷涛、陈孝波

202211

25

信息工程学院

以职业技能鉴定为抓手,推动定向军士实战化教学改革

申巧俐

陈良维、杨磊、甘茂然、周玉鸿、于水蓉、张靓、游岚

202211

26

信息工程学院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张靓

申巧俐、罗影、陈良维、于水蓉

202211

27

建筑工程学院

基于互联网+的建筑智能化专业资源库建设

羊梅

任凤娟、冀晓霞、汤燕飞、王奇、杨婉、潘虹旭、杨晶焮、陈杰、王波

202211

28

建筑工程学院

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融入《消防工程设计与施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汤燕飞

窦维飞、王奇、任凤娟、羊梅、杨晶炘、杨婉

202211

29

建筑工程学院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实践教学的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实践教学为例

任凤娟

杨晶焮、羊梅、汤燕飞、徐风

202211

30

建筑工程学院

PBL 教学模式在建筑结构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卢瑾

贺嘉、梁艳仙、李会敏

202211

31

建筑工程学院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数字测图实践教学改革

王伟

龚宏、韩嘉俊

202211

32

建筑工程学院

融入课程思政的花艺技能大赛训练模块的研究与探索

夏莉莉

谢彤、陈俊、周艳

202211

33

管理学院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形态教材建设的思考与研究

黄莺

鲜梅、何晓玲、王亚兰、魏晓兰、李林芳

202211

34

管理学院

基于职教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管理学实务》课程为例

彭轶妮

刘温迪 何晓玲 蒋洁

202211

35

管理学院

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人员岗位胜任能力研究
 
———以227平台皇冠为例

汪丽丽

张纪生、许敏

202211

36

管理学院

高职院校航空维修类专业ESP教学实现路径研究

余姝霖

龙玲、王磊、谢夏清

202211

37

汽车工程学院

“双高”背景下高职青年教师职业能力发展模型研究

刘文韬

陈佳、王义艺、黄瑶、汤旎

202211

38

汽车工程学院

“互联网+”下高职院校汽车英语课程教学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陈佳

董洁、梁亚峰、漆静、张辉才

202211

39

汽车工程学院

针对高职院校扩招生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蒲云飞

刘宇、刘巧燕、李春明、邹裔静、王捷、梁梦晴

202211

40

汽车工程学院

校企协同的工学交替实习质量提升方法探索与研究

高育帼

梁亚峰、赵娟妮、刘培勇、王青春

202211

41

汽车工程学院

“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坦桑尼亚输出汽车工程技术员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研究

刘宇

杨湘伶、王青春、梁亚峰、杨佩瑜、蒲云飞、刘巧燕、刘斌良、李春明、梁梦晴、高俊

202211

42

汽车工程学院

《汽车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

赵娟妮

陈佳、骆庆群、胡登纯

202211

43

汽车工程学院

“双高计划”背景下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1 + X”证书制度实施的路径研究与探索

邹涯梅

黄颖、刁星鹏、吴欢、李艺青

202211

44

汽车工程学院

“校企合作”背景下《PDPS自动化生产线规划与仿真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董洁

朱品朝、张瑞海、刘文贤

202211

45

汽车工程学院

汽车新四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软件开发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以《科技创新与应用实践》课程为例

徐凌云

刁星鹏、漆静、邹涯梅、郑晓霞、李艺青、吴欢

202211

46

汽车工程学院

基于生涯适应力理论的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策略研究

黄瑶

郭莹、王义艺、陈佳、汤旎、张辉才

202211

47

汽车工程学院

在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开展钣金修复技能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胡登纯

赵娟妮、韦武明

202211

48

汽车工程学院

“岗课赛证”融通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机械传动设计”课程为例

漆静

刁星鹏、陈佳、王青春、梁亚峰、刘培勇

202211

49

汽车工程学院

企业标准进课程-《汽车自动化生产线系统集成设计》的校企协同课程开发模式探究

苏龙

胡大勇、梁亚峰、刘培勇、董洁、高育帼

202211

50

汽车工程学院

基于“1+X证书制度”下,岗课赛证融通的《车身修理课程》建设研究

刘纪

魏祥、刘宇

202211

51

汽车工程学院

基于“三创融合”的高职学生科技竞赛管理模式实践研究--以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为例

汤旎

范豫鲁、陈佳、王阳合、黄瑶、王义艺、张辉才、刘文韬

202211

52

汽车工程学院

《汽车电器装调与电路分析》课程思政研究

蒋沁妤

漆静,董洁,高育帼,陈佳,梁亚峰

202211

53

汽车工程学院

校企协同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定制班 教学及管理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张文金

王涛、陈锐朗、李春明、刘纪、黄建川、谢东君

202211

54

汽车工程学院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

刁星鹏

叶靖宇、邹涯梅、徐凌云、黄颖、李艺青

202211

55

汽车工程学院

基于职业导向的《电机驱动与控制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吴欢

李艺青、王建军、邹涯梅、刁星鹏、黄颖、董晓红、郑晓霞

202211

56

汽车工程学院

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考核、评价、达成度计算方法研究

骆庆群

王青春、梁亚峰、赵娟妮、刘淅

202211

57

汽车工程学院

汽车智能制造工程技术职业本科专业设置可行性研究

梁亚峰

苏龙、蒋沁妤、高育帼、刘培勇、王青春、陈佳、赵娟妮、胡登纯

202211

58

汽车工程学院

“故障棋推演”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刘斌良

刘宇、蒲云飞、刘巧燕、李春明、文红专、王涛

202211

59

汽车工程学院

基于工作过程《新能源汽车检修》的实践教学探索与运用

李春明

张文金、文红专

202211

60

汽车工程学院

《汽车电器系统检修》课程岗课赛证融通探索

陈锐朗

梁梦晴

202211

61

汽车工程学院

“双高建设”视阈下高职院校美育类通识课程建设研究——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例

叶靖宇

刁星鹏、王捷、张辉才、徐凌云

202211

62

汽车工程学院

基于职业标准的《汽车发动机总成拆装与检查》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探索

王涛

刘斌良、刘宇、蒲云飞、刘巧燕、李春明

202211

63

汽车工程学院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模式研究——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例

张辉才

叶靖宇、梁梦晴、王捷、陈佳

202211

64

无人机产业学院

产业学院视域下“人人出彩"分类分层的无人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何先定

王思源、王强、王洵、马建勇、田园、严向峰、刘明鑫、李艳、许云飞、姜舟、姚慧敏、冯成龙、孔萍、杨少艳、魏春晓

202211

65

无人机产业学院

《无人机数据链与指挥控制系统》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和方法研究

周佳欣

田园,李煜,罗哲

202211

66

无人机产业学院

无线电遥控与参数调节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建设研究

黄仁均

李志异、李煜

202211

67

无人机产业学院

瞄准空军士官生实战应用的《无人机结构与系统》课程研究与实践

段治强

许云飞、邓建军

202211

68

无人机产业学院

基于项目模式的校企协同企业实习生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戴升鑫

缪炜星 何先定 王思源 王文琦 王强

202211

69

无人机产业学院

多课程融合的“无人机信号与智能感知技术”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研究

李洪帅

杨芳、黄仁均、杨少艳

202211

70

无人机产业学院

“岗课赛证”融通的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李艳

谢燕梅、刘明鑫

202211

71

无人机产业学院

志愿服务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影响的研究与实践

黄芮

何先定、马建勇、孔萍、曾菀馨

202211

72

航空维修工程学院

以赛促改-基于3355模式下的“飞机维护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赵蓉

张驰、兰琪、王昌昊、李茂炎、王昭

202211

73

航空维修工程学院

航空英雄模范有效融入航空类高职专业课教学的方法研究

胡洪志

梁朗、郭鹏、李晓华、王义艺、杨维、彭亚娜、张志军、祖以慧

202211

74

航空维修工程学院

新法规体系下“产教融合”型航空维修培训机构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杨超

何龙、彭亚娜、王昌昊、葛剑、石静、陈蓓

202211

75

航空维修工程学院

团体辅导在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以227平台皇冠为例

刘培

虞剑英、罗惠、杨维、李扬、范豫鲁

202211

76

航空维修工程学院

“三教”改革背景下飞机电气系统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陈菊兰

王璞、罗文、陈雪、葛剑

202211

77

航空维修工程学院

学生课堂汇报的实施与评价

麻肖妃

杨超、孙瑜珮、张胜利

202211

78

航空维修工程学院

直升机电气系统课程中劳动教育的设计与实施

魏洪波

何健夫、赵国扬、袁彪、徐伟、王昭

202211

79

航空维修工程学院

航空维修“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李睿

马超、彭亚娜、金优辉、李玲钰、石静、刘培、祖以慧

202211

80

民航运输学院

航空物流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杨光

王玫、陈丽英、李超杰、陈均黎

202211

81

民航运输学院

空保执勤英语课程隐性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鲍素娟

武文燕、黄蓉蓉

202211

82

民航运输学院

培养民航空中安全保卫专业学生临战心理素养的方法初探

杨文韬

魏晓兰、李扬、温放
 
、李华、赵夏娟、何波、李江

202211

83

民航运输学院

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口语能力量表的空中乘务专业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研究

黄蓉蓉

陈琳、姚慧敏、寇芙华

202211

84

民航运输学院

基于校企合作的《执勤语言与沟通》课程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武文燕

鲍素娟、杨文韬、温放、刘宗伟

202211

85

军士管理学院

军民融合背景下定向培养军士
   
“一个中心 五位一体”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许楠

江奕其、徐雨夏、郭锐、卢春花、周玲如

202211

86

军士管理学院

融合微课与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效果研究

江奕其

许楠、徐雨夏、郭锐、蒋晓敏、卢春花

202211

87

军士管理学院

EGP+ESP融合视域下定向培养军士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周玲如

梁潘、郭锐、蒋晓敏、卢春花、黄渊、许楠

202211

88

军士管理学院

军士生军事训练教学改革与实践

黄渊

梁潘、郭锐、张崇银、周玲如

202211

89

马克思主义学院

高职院校爱国主义弘扬与工匠精神培育相融合的策略研究

窦维飞

舒叶、邹裔静、鲁凤、董庆佳、周艳

202211

90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陈阳

黄芮、蓝旭、张志军、邢敏、冯璞

202211

91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梁朗

胡洪志、张志军、高庆、吴小平、陈阳、鲁凤、韩馨月、蓝旭

202211

92

马克思主义学院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邹裔静

董庆佳、鲁凤、韩馨月、周倩宇

202211

93

基础教学部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高职英语核心素养教学研究

陈燕

秦琛,陈拥琼,唐丽,张琳,王婷

202211

94

基础教学部

军事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设计

王冰川

陈文正、刘新博、杨光垒、相昌虎、李年红

202211

95

基础教学部

定向培养士官生体能训练运动损伤预防研究—以227平台皇冠士官生为例

相昌虎

陈文正、杨广垒、王冰川、蓝天翔、谢义平、宋勇军、张柏林

202211

96

工程实训中心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

刘德兵

龙海燕、宋艳丽

202211

97

工程实训中心

面向数字化制造技术的《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研究

李兵

唐卫东、罗江丽、张溢、吴迎春、蒲娟、任天猛、张启伟

202211

98

工程实训中心

Smart 数据驱动高职教育“双线融合”模式教学多维评价体系研究——以《信息技术应用》课程为例

郭春梅

赵月、于蓓莉、胡晓燕、周珩、冯梅、蒋小惠

202211

99

工程实训中心

产教融合背景下“工匠精神”融入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

宋艳丽

龙海燕、刘德兵

202211

100

工程实训中心

基于PDCA循环的高职教师信息素养能力培养机制构建

王晓敏

冯梅、周珩、王宏峥(校外)、唐雪琴(校外)

202211

101

工程实训中心

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在《机械制图》课程路径探索与实践

郝盼

张启伟、唐卫东、王亮、万振宁、王书洪(校外)

202211

102

工程实训中心

“三教”改革背景下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为例

何雨璞

张继花、胡莹、周兴、张欣、胡欣

202211

103

教务处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的路径探索与研究

袁忠

张雪燕、黄浩坤、马超、康凤

202211

104

教务处

航空装备类职教本科专业建设与体系研究

马超

何龙、李茂炎、张波、周宝

202211

105

党委学生工作部

航空类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导体系创新与实践——基于“三全育人”视角

蒋晓敏

余姝霖、郭 锐、熊 熙、叶 峰、张志军、任 丹、邹 勇、邵红梅、李映丹

202211




附件
通讯地址:成都市龙泉驿区车城东七路699号厚德楼一楼
邮政编码:610100
联系电话:028-8845951588459502  
版权所有:227平台皇冠教务处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