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建筑工程学院《智测陶坛:三维激光扫描与自动建模容量检测系统》项目团队在知行楼测量仪器室开展实践,完成了陶坛内部的三维激光扫描及建模工作。项目团队在彭芳媛老师与企业技术导师的联合指导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高效获取陶坛内部点云数据,并对点云数据自动去噪、拼接、建模,高效高精度地实现陶坛内部容积计算,该实践标志着此项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检测领域取得新突破。

实验实践现场
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余彦滨、副院长冀晓霞全程观摩项目实践过程,对团队实践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并提出指导性意见:一是建议团队进一步优化算法模型,强化系统在古建筑结构健康监测、工业遗产数字化保护等多元场景下的适配性与应用效能,拓展技术辐射边界;二是鼓励依托学院校企合作资源平台,加速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该系统的成功应用,不仅为传统陶坛器物精密检测、容积量化分析以及陶质文物三维数字化建档与虚拟修复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更开创性地将智能测绘技术与陶质遗产保护深度融合,为建筑学科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领域的技术革新与实践探索开辟了新路径。
未来,项目团队将进一步推广该技术应用场景,进一步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与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持续深化空间信息技术与文物保护、建筑质量检测等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助力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建筑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协同发展。